joy

joy的数字花园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github

IC基礎概念:LEF, DEF & LIB 文件

前言#

簡單來說,LIB/LEF/DEF 為一種包含特定資訊的,供 EDA 工具使用的文件格式。

這篇文章將討論:

  1. 這些文件的作用是什麼?
  2. 為什麼需要這些文件?

不會討論:

  1. 文件細節,每個字段含義

LIB#

Timing Library Format

描述標準單元 timingpower 資訊的 .lib 文件。

如:delay time (input 到 output 的時間)、transition time (訊號在改變過程 (ex: 0 → 1) 中花的時間)、requirement of setup time (訊號到來之前要維持穩定的時間,才能保證訊號有被正確接收)、requirement of hold time (訊號進入之後要維持穩定的時間,才能保證往下一層傳是正確的)。

LEF#

wiki: Library Exchange Format
在集成電路設計中,庫交換格式(LEF)是一種規範,用於以 ASCII 格式表示集成電路的物理佈局。它包括設計規則和標準單元的抽象資訊
LEF 僅包含該級別所需的基本資訊,以滿足相關 CAD 工具的目的。它只提供抽象視圖,因此內存開銷較少,有助於節省寶貴的資源。LEF 與 Design Exchange Format (DEF) 結合使用,可在設計過程中表示集成電路的完整物理佈局

對 LEF 的一種通俗理解:

LEF 描述單元的物理屬性,包含大小、端口位置、各層定義、通孔定義等,簡單想成這個單元的外框,要跟別的單元能夠互相連接的那些訊息,至於裡面有什麼內容先不管。LEF 包含的資訊大概可以這麼理解:A 大樓建地 200 坪共 10 層樓高,一樓有 5 個出入口,五樓有保留天橋空間,頂樓有空中花園,B 大樓建地 200 坪共 15 層樓高,一樓有 8 個出入口,同樣在五樓有保留天橋空間,頂樓有空中花園,兩棟地下室停車場完全相連共用。

根據 Wikipedia 描述,可知 LEF 分類為包含設計規則的 Tech LEF 和包含標準單元抽象資訊的 Cell LEF

image.png

Tech LEF#

image.png

Tech LEF 是描述工藝技術規則的文件,提供製造工藝相關的物理設計約束和參數

  • 作用:定義晶片設計中可用的層、規則和佈線資源。
  • 內容
    • 圖層資訊:定義金屬層、過孔層、掩膜層等(如寬度、高度、間距)。
    • 設計規則:約束設計者的佈線、間距、密度等要求。
    • 工藝屬性:電阻、电容等層屬性參數。
  • 應用:提供 P&R 工具進行設計規則檢查(DRC)、佈線規劃和寄生參數提取。

Cell LEF#

image.png

Cell LEF 是描述標準單元的抽象物理佈局資訊的文件,用於指導 P&R 工具的佈局與佈線。

  • 作用:定義每個單元的尺寸、引腳位置及其金屬層映射
  • 內容
    • 單元邊界:單元的寬度、高度。
    • 引腳位置:引腳的坐標和金屬層。
    • 阻擋層(Obstruction):限制佈線區域。
    • 功耗引腳:如 VDD 和 GND 的位置。
  • 應用:指導 P&R 工具進行單元放置、佈線連接。

DEF#

wiki: Design Exchange Format
設計交換格式(DEF)是一種開放式規範,用於以 ASCII 格式表示集成電路的物理佈局。它表示網表和電路佈局。DEF 與 Library Exchange Format (LEF) 結合使用,可在設計過程中表示集成電路的完整物理佈局。

主要作用#

  • 交換物理設計資訊:在 EDA 工具間傳遞設計佈局、佈線和相關數據。
  • 記錄設計狀態:從佈局規劃到完成佈線,各階段的物理設計資訊。所以每個階段的 DEF 資訊不同,既可表示初步佈局,也可表示完整佈線。

DEF 與 LEF 的關係#

  • LEF 描述工藝規則和標準單元(邏輯層面)。
  • DEF 描述特定設計的物理實現(實例化層面)。

為什麼需要?#

為什麼需要 LIB 文件:提供標準單元的時序和功耗資訊,支持 STA, Power 分析等工具的正常運行

如果沒有 LEF/DEF:

1. 工藝規則約束缺失(無 LEF)

  • 工具無法獲取佈線層定義、設計規則(如間距、寬度等)。
  • 導致不符合工藝要求的設計,可能無法製造或導致高失敗率。

2. 標準單元資訊缺失(無 LEF)

  • 工具無法識別單元尺寸和引腳位置,無法完成單元放置和佈線。
  • 導致佈局階段停滯。

3. 無法記錄物理實現資訊(無 DEF)

  • 設計階段的物理資訊無法在工具間傳遞,跨工具協作受阻。
  • 佈局佈線後的結果無法保存或重用,設計驗證與迭代困難。

參考資料#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